
發布日期:2024-06-21
本站訊(醫學院供稿)為進一步深入學習黨規黨紀,提升支部黨員廉潔自律意識,涵養廉潔文化,6月11日下午,醫學院2023級博士生第二黨支部、2023級碩士生第三黨支部、本科生第二黨支部聯合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支部共22名師生黨員前往位于天津市和平區的“廉潤初心”文化傳播推廣中心進行參觀學習。
該中心一步一景、一景一喻,花草樹木、展陳文物乃至座椅陳設,無一不在無聲傳遞著中華民族不忘初心的千年文化與精神的代代傳承。步入中心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靈感源自孔明鎖的“警示鎖”,表明廉潔是事業、家庭、發展、自由與幸福之基。其側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多次提及的“壓艙石”,以三國時期孫吳太守陸績的故事警示廣大黨員,只有時刻以清正廉潔這塊石頭為人生和事業的航船壓艙,才能永不翻船。
沿著小路上的青蓮印記緩步向前,黨員們來到主樓展廳,樓內各層分別以銅鏡、竹、玉為主題,層層遞進地講述了中國古代廉政的制度文化、思想文化和行為文化。
首先是以“執鑒之道,御今之有”為主題的廉政制度文化展。“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不同朝代的銅鏡彰顯了歷朝歷代對廉政的追求與向往;“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規矩繩墨與大規矩鏡則代表著法律法規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地位。
來到展廳二樓以“思以正節,教以養廉”為主題的廉政思想文化展,支部黨員們看到了官箴,這是我國古代官員從政的道德及行為準則,無論古代政權如何變遷,清正廉潔始終處于官箴中最重要的位置。本層展出的官箴竹簡將官箴與代表清廉自律的竹子合二為一,是我國古代廉政思想的高度體現。
第三層則是以“君子如玉,溫潤而澤”為主題的廉政行為文化展。習近平總書記曾以“玉”的精神勉勵青年奮進,在這一展廳中,支部黨員們以歷代精美玉器為載體,領略了古代廉潔人物如玉一般的高尚品德,感悟古代廉吏之高潔大義。
最后,支部黨員們來到了以“承古啟今,廉潤初心”為主題的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展。中國古代廉潔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初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便是該中心“廉潤初心”的題中之義。
至此,支部黨員們深刻明白,廉潔不僅僅是一種道德品質,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它代表著對公正、公平和正義的堅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通過了解中國古代的廉政思想文化和現代反腐倡廉實踐,支部黨員們更進一步地理解了廉潔文化對于個人、社會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也認識到了自己作為新時代公民弘揚廉潔文化的責任和使命,將在未來的日子中為廉潔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 劉延俊 段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