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1-05-20
本站訊(通訊員 王璐 汪君玲)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夯實理想信念,日前,天津大學機關黨委、醫學部黨委共赴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紅色教育基地,與第六埠村黨委開展“慶祝建黨百年,感悟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重走長征路”紅色實踐活動暨合作共建揭牌儀式。天津大學機關黨委書記張文禮,醫學部黨委書記李振宇、副主任龐博、副書記朱華以及30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以實踐形式重溫長征歷史,探索校地共建交流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注入天大力量。
座談會上,第六埠村黨委書記、村主任郝慶水系統介紹了村莊的基本情況、發展理念及發展成果。他談到,第六埠村鄉村發展建設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在2018 年確定“一紅一綠”——紅色教育基地與千畝蟹田稻和萬畝綠色蔬菜項目協調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后,全村人民發揚長征精神,不怕吃苦,不畏艱難,開拓創新,有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了產業興旺。目前,第六埠村已經成為“天津市菜籃子工程基地”、“全國綠化千佳村”。
李振宇介紹了天津大學醫學部的發展現狀以及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情況。他談到,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師生黨員從“重走長征路”中感悟長征精神,從長征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進一步錘煉黨性修養,推動學校醫科事業發展。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廣大師生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接續奮斗,甘于奉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貢獻天大人的力量。
張文禮表示,此次共建活動是創新黨建共建模式的有益探索,為助力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師生黨員們在體悟長征精神的同時,更加理解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八十周年大會上強調,偉大長征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相信通過此次紅色體驗活動,能夠激勵鼓舞師生黨員走好天津大學建設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長征之路。
為更好地發揮鄉村紅色資源優勢,引導師生在實踐教育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機關黨委、醫學部黨委與第六埠村黨委簽署了共建協議,并為“共建教育基地”揭牌。
實踐活動中,黨員干部和師生們身著紅軍服,突城墻、越溝壕、穿山洞、過險河,實地感受紅軍長征途中的艱苦環境。在全程4.5公里的路線中,再現了“湘江戰役、遵義會議、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等紅軍長征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場景和事件,全景式、沉浸式體驗讓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
活動結束后,師生黨員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感受。醫學部黨建指導教師孫彬彬談到,長征是歷史上的奇跡,作為黨員,我們應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認真落實黨史學習教育的各項工作安排,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
2019級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王璐分享到,今天戰火雖然遠去,但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心懷使命,艱苦奮斗,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弘揚紅色精神,將長征精神發揚光大。
機關黨委教師劉坤表示,作為新時代年輕的共產黨員,應當將長征精神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會主義大學的生動實踐,高揚信仰旗幟,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
醫學部副主任龐博說道,第六埠村創新建設長征主題實踐基地,在傳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的同時,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體現了第六埠村自立自強、奮進發展的勁頭,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長征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在今年黨史學習教育中,機關黨委和醫學部黨委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創新學習形式,注重學習效果,充分運用系列講座、沙龍和紅色實踐,引導廣大師生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教育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