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肉色丝袜脚交调教视频,欧美一级毛片在线视频免费观看_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追憶恩師劉豹先生

發布時間:2019-04-09


張 維

劉豹是我國自動控制和系統工程的教育家與奠基人之一。我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先生”。夏草青青,冬雪皚皚,轉眼間,先生已離開我們兩年多了。可每當閑暇之時,總會想起跟隨先生讀書的日子。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現在眼前,而他的諄諄教誨,更是言猶在耳,終生難忘。

先生早年從事氣動調節、自動化儀表、自動控制研究,后做參數估計、系統辨識科研,再后來帶領大家從事能源、教育和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工作,晚年主要從事預測、多agent系統研究,其研究領域跨度很大。他精通本專業,深諳科學發展的交叉學科特性,在不同的工作中定位非常清晰。先生曾多次將別人寄來要求評審的博士論文予以退回,因為那非他專長領域。

1982年,我考入先生門下學習系統工程。第一次見他時,我們12人圍坐一圈。先生拿著一個小本子,看一個人對一個名字,最后到我這里時說:“不用問了,你就是張維吧。”我記憶猶新。讀研期間,先生對研究生教育傾注了大量心血,不僅精心組織了所里的師資,更請來了日本神戶大學的平井一正、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翁貝豪恩等海外教授,給我們上大系統等幾門課程。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這樣的做法實屬難得。

我和同學跟隨先生參加過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年會等重要學術會議。看著一些兄弟學校老師帶著學生去拜見知名學者,我等亦想請先生引見。先生卻說,你們應自己主動去談,若你想法有趣,自然會有共鳴;若你本身就無見地,引見又有何用?

學術論文寫作乃研究生之必修課。先生一生做學問嚴謹,指導學生論文時,不僅仔細討論學術思想、反復推敲方法的嚴謹性,即使對論文修辭、標點和格式也都細致要求。我第一次論文寫完后,交給先生修改。他給我的評語是“光骨頭沒肉”。先生說,缺少前面必要的鋪墊和后面分析討論,讀者很難理解到你的創新。之后,我接受教訓又提交了一篇,先生笑道:“這個太花哨了。”我疑惑道:“不是要有骨頭有肉嗎?”先生說:“是啊,但要的是肌肉而非贅肉。”

先生做學問嚴謹,在生活中卻是個和藹長者。我們有時會去他家里匯報論文。這時,先生總會為我們找點吃的。記得他用電烤箱烤的香噴噴的紅薯,在那個物質尚未豐富的時候,那可真是美食。我第一次喝到煮出的過濾咖啡也是在先生家。先生還告訴我們,攪拌糖的糖匙不可當湯匙往嘴里放。

他家曾有個精致的舊畫框。畫框內原是師母早年“淘”得的一幅俄羅斯油畫。后來,畫作被其家嚴海粟老人索走,并答應補畫一幅,后來因故未果。一日先生興起,從未學過畫的他畫了幅油畫放在框中,迎接女兒一家回國探親。我幫忙買顏料、繃畫布、涂底油。幾日后,一組靜物躍然呈現,落款:“海粟二少。”

今晚報鏈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5-09/25/content_17_6.htm